药企角逐长效生长激素市场,能否换来价格降低

小刘

目前有更多的企业在角逐长效生长激素市场。

药企角逐长效生长激素市场,能否换来价格降低
(图侵删)

近日,第一财经记者从君合盟生物制药(杭州)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的一类创新药重组长效生长激素正在开展临床前药理毒理研究,临床前动物试验结果显示,具有每两周给药一次的治疗潜力。

生长激素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矮小症。中华医学会数据显示,矮小症主要人群得到规范化治疗的比例低于5%。生长激素市场渗透率不高背后,除了临床治疗认知缺乏、治疗费用较高外,依从性不高,也是一大限制因素。

目前国内获批上市的生长激素产品类型以短效为主,截至 2023 年,国内获批上市的生长激素相关产品共有10款,剂型分为水针(4款)、 与粉针(6款)两种。

截至2023 年,全球获批了四款长效生长激素,其中一款是国产药企开发的,即金赛药业的金赛增,其余三款由跨国药企开发,分别是诺和诺德的Sogroya、Ascendis的隆培以及辉瑞的Ngenla。目前在中国市场,仅获批了金赛增这一款长效生长激素,该药属于每周给药一次。

相对短效生长激素,长效生长激素的价格更加昂贵。

不过,业内仍然看好长效生长激素未来的增长空间。目前在中国市场,除了君合盟生物外,有多家企业也在积极推进长效产品的研发与上市,如特宝生物和维昇药业的长效生长激素均完成临床三期研究且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天境生物的长效生长激素也完成临床三期研究。

君合盟生物制药董事长徐葵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的生长激素市场,水针的临床使用占主导,粉针还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短效生长激素的依从性比较差,未来生长激素的用药趋势,是用水针来替代粉针,用长效替代短效。“中国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对生长激素的需求是比较明确的,这一疾病的患者面临着用药频率高(一天一次)且负担重的困境,因此导致相关治疗药物的渗透率较低,患者接受治疗的治疗率也较低。我们的目标是随着新产品的推出,价格可以降低,从而让更多患儿能够得到治疗。”

君合盟生物制药 CMC研发总监沈玉保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公司的长效生长激素采用大肠杆菌表达Fc融合蛋白,相较CHO细胞表达具有较低的制备成本。该产品有望双周给药,具备更好的患者依从性。公司的目标是推动药物在2026年至2027年期间完成二期临床研究。

民生证券在日前发布的研报中表示,传统产品短效水针、短效粉针使用时需每日注射,患者依从性较低,漏针的几率较大,最终导致身高改善不足。长效生长激素改变了以往的每日注射模式,使得治疗踏入以周计算的时代,大大降低了漏针的可能性,显著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可以更好保障治疗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对生长激素被滥用的担忧,因为有家长看到孩子身高低于同龄人,或者想让孩子长得更高,便想到给孩子注射生长激素。对此,企业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对此,徐葵表示,生长激素滥用的一部分原因是源于家长对小孩身高的焦虑,可能孩子并没有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只是身高未能达到父母的期待。

“作为研发者,我们的侧重点还是关注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希望能够造福更多的患者,能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这是公司研发立项的初衷。我们也看到很多患者因为价格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治疗,这也是我们所关注的重点。如何降低家长的焦虑以及减少‘滥用’现象,一方面需要监管发力,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的市场教育。 ”徐葵说。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哪吒2》票房超《侏罗纪世界》,进入全球影史前9名!

菏泽今日晴朗依旧,未来三天多云转晴气温回升

降温超10℃!蛇年首轮大范围雨雪天气上线,出行注意

二连浩特口岸经济繁荣,内陆城市抢抓机遇实现发展

妇幼科普丨“甲减孕妈妈”如何科学补碘

未按规定报送可疑交易,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双双被罚逾千万元

美国航天局取消VIPER月球车项目

三部门部署建设新材料大数据中心:到2027年搭建形成“1+N”架构体系

日经225指数日内大涨3%

青岛海事局:一渔船在黄海海域失联,请过往船舶搜寻救助

“美关税威胁给本国经济‘注入混乱’” 消费者信心相关指标迅速恶化

我国已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3个自贸协定

药企角逐长效生长激素市场,能否换来价格降低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浓缩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